金秋送爽,敬老情浓。2025年10月31日,由天津市民政局、天津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,天津农商银行主办,天津市老年人大学、北方演艺集团-天津市演出公司支持协办的“津门敬老 周到相随”——天津市“敬老月”·天津农商银行·敬老文化节主题活动在中华剧院隆重举行。

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积极践行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,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孝老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全社会助老敬老的文明风尚,助力天津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,进一步擦亮天津农商银行老年友好型银行的品牌形象。
活动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。指导单位及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,对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,并向全市老年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。天津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郭勐在致辞中强调,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持续探索为老服务的新模式、新路径。天津农商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凌颖杰表示,敬老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种行动;助老不是一时之举,而应成为长久之策。天津农商银行作为扎根津门、服务本土的地方金融机构,始终将服务老年群体作为履行社会责任、践行金融为民的重要着力点。希望通过本次敬老文化节,以“孝亲敬老”为主线,以“老年友好”为目标,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,把温暖送到老人身边,把服务做进老人心里。


风采展示,绘就绚烂晚晴图景
作为活动的亮点之一,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教师和学员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。演员通过合唱、舞蹈、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,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的积极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。他们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,充分证明了年龄无法限制生命的精彩与活力。


情景交融,演绎“周到”服务内涵
北方演艺集团-天津市演出公司的专业演员们则倾情上演了一台津味十足的舞台剧。该剧巧妙地将“银铃志愿者”“天津农商银行周到班车”“亲情账户”等元素融入剧情,以幽默风趣、贴近生活的方式,生动讲述了金融服务与社区助老相结合的故事。

剧中呈现的“周到班车”服务概念,是天津农商银行践行地方金融机构责任与担当的生动缩影。据了解,自2025年9月以来,天津农商银行“周到班车”已陆续驶入全市多个乡村、社区,将防骗反诈金融知识普及、养老服务政策宣讲、普惠适老金融产品推介等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。更结合实际,为老人提供便民理发、智能设备使用指导、上门金融办理等多元化服务。天津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将“人人敬老、社会助老”的理念转化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长效服务机制,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了宝贵的“金融智慧”与“天津方案”。
金婚见证,致敬典范传承幸福
活动最为温馨动人的一幕,当属天津农商银行为观众中五对金婚夫妻举办的特别致敬环节。当这些携手跨越半个世纪的伴侣缓步登台时,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。主持人以“幸福储蓄”为喻,动情地讲述:“五十年的相濡以沫,正如一笔长期的感情投资,岁月愈久,幸福的‘利息’便愈发丰厚。”这番充满哲思的比喻,将婚姻的坚守与金融的智慧巧妙相连,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。

整场活动在感动与祝福的氛围中圆满落幕。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天津市敬老月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更通过文化展演、情景演绎、典范致敬等多种形式,立体展现了天津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爱与尊重。天津农商银行表示,将继续秉持“服务本地、守望相伴”的品牌理念,持续深化老年友好型银行建设,不断丰富服务内涵,创新服务模式,为提升天津老年群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贡献更多金融力量。









